比如到本周為止,J羅的皇馬 10 號球衣已經被賣出了 34.5 萬件,而一件球衣的價格為 97 歐元,這意味著J羅的球衣已經賣出了 3346 萬歐元。這 3346 萬歐元的盈利,皇家馬德里俱樂部和球衣製造商阿迪達斯之間是如何分成的?
昨天,看球群里發了這麼一張圖片出來,引起了大家的討論。
這一段文字裡面值得推敲的東西比較多。『伊布的曼聯球衣在兩周時間內已經賣了7600萬歐元(知友指出錯誤 應該是英鎊)』,數據怎麼統計出來的?真的有這麼多且這麼快嗎?以及,最核心的問題:這些錢都歸曼聯嗎?
除了這張圖片之外,大家應該看過不少關於球衣銷售的新聞。這類文章最常見的基本就是和皇馬掛鉤。作為『天價轉會費』這件事的熱衷者,球迷和媒體都對於球隊如何收迴轉會費成本非常關心。於是,就有了很多類似下面這樣的新聞。在此基礎上,也有了『靠賣球衣就收迴轉會費』的說法。
J羅太火!皇馬賣10號球衣已賺3340萬
但事實上,這樣的計算是完全站不住腳的。這也就是這道題問的內容:一件球衣賣出去,到底這些錢給了誰?上述幾條內容都簡單把這些錢算在了俱樂部的腰包里,這是完全錯誤的。在這裡我根據自己從業的一些經驗大致解讀一下這個問題。
舉例來說,一件沒有印號的球迷版俱樂部球衣,無論是耐克還是阿迪,在國內的售價基本都是599元人民幣。這599元並不是全給巴薩或者皇馬了,事實上,這599元和他們幾乎沒有直接關係。
大體而言,這筆錢是品牌公司(耐克阿迪)和經銷商各得一部分。品牌公司把各類產品(包括球衣)以一定的賣貨折扣賣給經銷商。隨後,經銷商再以599 RMB 的零售價賣給消費者。這是非常簡單和常見的商業模式。所以,賣球衣這部分錢,某種程度而言基本沒俱樂部什麼事。當然,如果是從品牌自營店銷售出去的話,那就沒有經銷商什麼事了,收入全歸品牌。
那麼,如果是俱樂部自己的官方商店呢?據我所知(歡迎指正),俱樂部官方店的球衣也是用買貨折扣從品牌公司正規購買的。但相比於在經銷商店鋪里賣出去的球衣,俱樂部商店本身就相當於經銷商(擁有渠道),所以賣出一件球衣的時候,俱樂部的收入是更高的。
事實上,俱樂部更多是通過『分成』的形式在球衣銷售中獲利。但分成的方式,就各有不同了,但在贊助合同中都會有清楚寫明。如果今天A品牌贊助了B俱樂部,並且在一年內銷售了300,000 件球衣,那麼A品牌就會根據每件球衣 X% 的比例給到B俱樂部相應的分成金額。
說起來簡單,但其中其實有很多模糊的地方,受限於個人的知識以及網上的信息,我確實無法準確解答。而且我相信,不同的合同里都是不一樣的。比如,銷售了300,000件球衣,到底是按照賣給消費者來計算,還是按照賣給經銷商來計算?比如,這個X%到底是多少,有沒有梯度浮動的可能?等等。所以,這其中有很多細節上的變化與調整。絕對沒有簡單的公式,更不能一刀切。
至於開頭提到的伊布那個圖,做做簡單的計算就知道這有多不靠譜…
以上,有錯誤歡迎各位指正。
按我的理解應該是這樣的:(雖然我只做業餘球衣...)
所謂賣出具體某個球員的球衣,其實只和對應他的正版號碼有關,因為所有人的球衣都是一樣的嘛……
而這個正版號碼是授權幾家公司製作的,全球我只知道兩家...應該不會很多,所以做了多少個很好統計。
在國內想買正版球衣不難,但要買到印正版號碼的球衣還是需要些經驗的,首先一般店沒有這個號,有你也不敢信……,然後不是所有的耐克阿迪店都有印號服務,(其實我想說很多耐克阿迪店連足球用品都木有!),再次不是所有球員的號碼都有,一般也就是最火的那幾個明星有.
所以呢,至少我看全中國這麼多曼聯皇馬球迷其實對這個"某某球星賣出多少件球衣"數據的貢獻其實很小,玩兒球衣的小圈子自我感覺人很多,其實和整個球迷群體比還是太太太小了。
當然在歐洲各個俱樂部有自己的官方店連鎖,各個品牌的官方店,還有體育或足球多品類店,加起來銷量應該還是很樂觀的。
不請自來。
球衣的銷售額分成,應該是寫在贊助合同中的,J羅球衣阿迪達斯給皇馬的分成是40%,一件球衣100歐算的話皇馬可以收到40,97歐的球衣,回收的就是38.8歐,截至加盟後48小時,皇馬已進賬超過1300w歐元
當然俱樂部在球衣上的營收,賣球衣分成只是一部分,大部分收到的比例是非常低的,甚至有的低到一件只有幾歐元的分成。俱樂部和贊助商簽約,還有一部分是贊助費,比如阿迪達斯給皇馬的贊助費現在是每年4000w歐元。來源:皇馬續約商業巨頭獲資3.2億 4000萬/年贊助費全球第1_國際足球
推薦閱讀:
Copyright © 2022 世界杯历史|1998年世界杯冠军是谁|福乐产权的世界杯商业权益站|flchan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